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s,簡稱tps)是茶葉中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一類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藥理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顯著的降血糖效果和免疫活性,使茶多糖可望成為預防治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增加免疫功能的天然藥物。近年來,大多數研究主要以茶葉為原料制得的茶多糖為主,而對茶籽中多糖的研究甚少。本試驗利用微波作為輔助提取手段,采用正交試驗設計的方法,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研究了影響茶籽中多糖得率的關鍵因子微波功率、固液比、時間、ph,并考慮了微波對茶籽多糖生物活性的影響,用數學方法對浸提條件進行優(yōu)化篩選,希望為茶籽的綜合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l材料、試劑與儀器
1.1材料
供試材料為茶籽,由四川農業(yè)大學茶廠采得,105℃恒溫條件下真空干燥6h,粉碎待用。
1.2主要試劑
濃硫酸(gr)、葸酮(ar)、無水乙醇(ar)、脫氧核糖(生化試劑)、硫代巴比妥酸(生化試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ar)、核黃素(ar)、氮藍四唑(ar)、甲硫氨酸(ar)、h202(gr)、鞣酸(ar)
1.3主要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723型(上海精密科儀廠)、真空泵(鄭州市杜甫儀器廠)、真空干燥箱(上海頓克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旋轉蒸發(fā)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冷凍離心機(上海手術器械廠)、實驗專用微波爐(南京杰全微波設備有限公司)、uv一75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2試驗方法
2.1試驗設計
取茶籽樣品5g,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利用微波輔助提取,浸提時不斷攪拌,抽濾后測定浸提液中糖含量。茶籽多糖提取條件采用正交試驗l(44)設計方法,試驗因子的水平及編碼見表l,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2。
表1正交試驗條件因素水平
2.2茶籽多糖提取、分離及活性測定
茶籽樣品→粉碎→水浸提或微波輔助提取→過濾→調ph值6.5左右→55℃下減壓濃縮→4倍95%乙醇沉淀→冷凍離心→沉淀物用雙氧水脫色→(鞣酸)除蛋白→40℃抽真空干燥→tps,取一定質量tps水溶解,測定二者對羥基自由基(·oh)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3結果與分析
3.1微波輔助提取正交試驗的結果
試驗安排及結果列于表2,通過對微功率、固液比、浸提ph、浸提時間的綜合評價可知:在試驗條件限定的范圍內,由表中極差大小可以看出,對浸出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a>c>b>d。
表2試驗設計及結果
表3試驗設計方差分析
上述結果表明:在試驗條件限定的范圍內,功率對茶籽多糖的提取結果影響最大,增加浸提功率有利于茶籽多糖的浸出;其次是ph和固液比,浸提時間影響最小。表3正交設計方差分析表明:、浸提功率、ph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都達到極顯著水平,固液比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而浸提時間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不顯著。根據表2中k值的大小,可以估計浸提率最高的水平組合為a4b4c1d3。根據表4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多重比較(ssr)可知:功率在達到400w時,再增加功率對茶籽多糖的浸出率提高已無顯著效果;隨著固液比水平的增加,茶籽多糖的浸出率無極顯著提高,只是在固液比為1:20和1:50之間存在顯著差別,而在固液比1:30、1:40和1:50之間已無顯著差別,因此固液比設為1:30較為合適;隨著ph的增加,茶籽多糖的浸出率表現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變化趨勢,其中ph為5或8與ph為6或7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但從茶籽多糖顯酸性為保護茶籽多糖活性考慮,ph設為5較合適;浸提時間對茶籽多糖的浸出率提高無顯著效果。據此可以判斷出最佳的提取工藝為a2b2c1d1。
表4各因素水平均值多重比較(ssr)
圖1微波輔助提取對茶籽多糖活性的影響
4討論
微波輔助提取的正交試驗結果分析表明在試驗條件限定的范圍內,對浸出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功率>ph>固液比>浸提時間。其中方差分析表明:功率、ph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都達到極顯著水平,固液比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而浸提時間對茶籽多糖浸出率的影響不顯著。其中在試驗范圍內,功率在達到400w時,再增加功率對茶籽多糖的浸出率提高已無顯著效果,而浸提時間的延長對茶籽多糖的浸出率提高無顯著效果。這從側面說明微波輔助提取具有高效、低能耗的特點,在保證一定功率的條件下,很短時間內就能達到浸提的平衡終點。根據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多重比較(ssr)結合茶籽多糖的活性,可以確定方案:浸提功~400w、固液比1:30、ph為5、浸提時間30s最合適。微波輔助提取對茶籽多糖清除·oh的能力影響不顯著,而對茶籽多糖清除o2―。的能力有較好的增強作用,其原因是微波輔助提取茶籽多糖能夠縮短浸提時間,而避免了茶籽多糖在水中長時間受熱,從而使得茶籽多糖清除o2―的能力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