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可是一種很珍貴的存在,尤其是年份老的茶,存量少,可謂喝一泡少一泡。
若老白茶沖泡到無味后,建議茶友們可以開始煮茶了!
經(jīng)過煮茶之后的老白白茶,又重新?lián)碛写己?、柔和、稠滑的湯感?br> 喝一杯煮過的老白茶,鼻尖微微沁出汗珠,這滋味甭提有多舒服。
尤其是現(xiàn)在北方的朋友,已經(jīng)進入了涼爽的秋季,是時候開始煮茶了。
我們在煮茶的時候會面臨一個問題:煮白茶是冷水投茶還是熱水投茶?
看似一個小小的先后順序,卻會讓我們煮出來的茶滋味大有不同。
煮茶的時候,建議茶友們在水沸騰之后投茶,這樣能讓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正好。
水沸騰之后,投茶準備好的茶葉,這里所說的茶葉可以是先用蓋碗沖泡過幾遍的,也可以是沒有沖泡過。
不同狀態(tài)下的茶葉,沸騰的時間有所不同。
1、沖泡過的茶葉
沖泡過后的老白茶,經(jīng)過蓋碗的沖泡,表面的內(nèi)含物質(zhì)已經(jīng)析出,整體的物質(zhì)含量也降低不少,這時候,煮茶的時間就要長一些。
一般來說,水沸騰之后投茶茶葉,讓茶葉和水高火沸騰1分鐘后,改用小火慢熬,煮3分鐘左右即可出湯飲用。
同時,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個人的口感進行調(diào)整喝茶時間。
若喜歡滋味醇滑、濃郁的茶湯,那就小火煮的久一些;
若喜歡滋味柔和、清甜的茶湯,那煮茶的時間適當(dāng)縮短。
2、未沖泡過的茶葉
在煮之前沒有泡開的老白茶,亦有一些小技巧。
同樣,還是把水煮開之后再投茶。
投茶之前,我們先把老白茶清洗一遍,清洗的時候要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清洗,這樣能把附著在茶葉的一些粉塵洗去,同時還能刺激老白茶,讓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更好。
沒沖泡過的茶,內(nèi)含物質(zhì)處于一個飽和狀態(tài),只要煮沸一會兒就能讓茶湯滋味變得豐富、醇厚。
煮這類茶的時候,水沸騰1分鐘后就可以關(guān)閉電源,用余溫加熱茶湯,如此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更好。
若是沸騰的時間過久,很有可能會使茶湯過濃,進而還會出現(xiàn)茶湯苦澀的情況。
煮茶,掌握正確的方式很重要。
是以,煮茶要在沸騰之后投茶。
在煮茶的時候,村姑陳同樣有一些煮茶的小技巧要分享給各位,這些經(jīng)驗技巧都是平日里煮茶時積攢的經(jīng)驗。
煮茶技巧一:選用玻璃壺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煮茶器,紫砂煮茶器、陶壺煮茶器、金屬制品煮茶器、玻璃煮茶器。
在這些煮茶器中,建議茶友們使用玻璃材質(zhì)的煮茶器。
原因很簡單,用玻璃壺能夠清楚觀察到茶湯的顏色變化,這樣能夠輔助我們判斷是否要關(guān)火了。
如果湯色已經(jīng)很深,呈現(xiàn)為胭脂色、琥珀色,這時候就可以關(guān)火出湯了;
若湯色還是赤金色、秋香色,那么茶還可以再煮一會兒。
用別的材質(zhì)就沒有這種觀察茶湯的方便性。
煮茶技巧二:出湯記得留母湯
在倒茶湯的時候,不要用力過猛,把茶湯倒的一滴都不剩。
最后能夠在玻璃壺里留一些茶湯,然后再續(xù)沸水。
我們把留下來的這些茶湯,稱之為母湯。
留有母湯再煮茶,會讓老白茶變得更耐住,滋味會更加延續(xù),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起伏變化。
如果把茶湯全部倒干凈,煮出來的第二壺茶和第一壺茶的滋味就會相差很大。
是以,想要讓一壺茶滋味一直在線,那就用留母湯的方式煮茶吧!
煮茶技巧三:選用粗老的白茶
白茶,根據(jù)不同的采摘標準可分為3類。
1、芽頭——白毫銀針
2、芽葉——白牡丹
3、芽葉梗——貢眉壽眉
在這3種茶當(dāng)中,茶梗粗大、葉片粗老的貢眉、壽眉是最適合用煮茶的方式。
這些粗老的老壽眉、老貢眉,茶梗粗、纖維豐富、葉片厚,煮過之后喝起來會更甜。
同時,因為生長周期長的緣故,壽眉貢眉會更加耐煮。
壽眉和貢眉,若是后期陳化好,還會有棗香出現(xiàn),這也算是煮茶的一種樂趣。
相比之下,白毫銀針和白牡丹中含有高量的茶多酚、咖啡堿,在煮過之后,會更容易出現(xiàn)苦澀感。
故而,綜合相比,壽眉、貢眉更適合用來煮著喝
煮白茶,看似就是一個投茶和煮茶的簡單過程,其實里面的細節(jié)卻有很多。
都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若細節(jié)沒有注意好,你的茶煮出來很有可能沒有想象中的好喝。
但茶友們也不要氣餒,這些細節(jié)和經(jīng)驗,多煮茶、多對比就能發(fā)現(xiàn)。
相信在未來煮茶的路上,你也能總結(jié)出一套適合自己口味的煮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