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幾天的prime大促中廣告被點爆還不出單的事件嗎?這可是讓賣家們狠狠的肉痛了一把,卻又不得不繼續(xù)加預算,畢竟要想在大促爆單,廣告是必不可少的呀。
廣告作為是亞馬遜的最大流量入口之一,而acos也逐漸成為衡量廣告成本和利潤的通用標準,
絕大部分賣家都認為acos越低越好,也就是acos高=虧本,換種說法,也就是花在廣告上的錢更少=更多的整體利潤,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
ps:acos的算法=廣告的花費/廣告銷售額,一般來說推廣期在37%以下能接受,10%以下是健康狀態(tài)。
因為acos不會讓賣家對廣告支出后的總利潤有所了解,也無法確定否應該在ppc上花更多錢來提高廣告的展示率和相應的銷售潛力。
因此如果賣家的目標是最大化產品的總凈利潤,那么優(yōu)化低acos并不總是最適合廣告系列的策略。
也就是說,對于有利可圖的廣告系列而言,有時候更高的acos甚至可能意味著更高的利潤。
接下來會以一個示例來向大家檢查及展示,逐步每次點擊費用增加對亞馬遜產品總利潤潛力的影。
在亞馬遜上,一個產品售價為15美元,亞馬遜某產品售價15美元,在做ppc廣告之前產品毛利5美元,即產品利潤率33%,這個時候acos收支平衡。
從數(shù)據(jù)表中可以看出,提高每次點擊費用出價,廣告會在亞馬遜的搜索結果頁面中顯示得更高,展示次數(shù)保持不變,但點擊率(ctr)會有所改善,因為廣告會在搜索結果中顯示得更高。因此,提高每次點擊費用出價會為產品廣告帶來更多點擊次數(shù)。
為簡化計算,假設這些點擊將產生轉化率為10%的銷售額,此外,還假設一個采購訂單等于一個銷售。
↓↓↓↓↓
廣告效果結果:
結果3:23%acos
廣告排名3:每次點擊費用為0.35美元,會產生10次點擊和1次促銷,作為盈利指標的acos計算為23%(廣告支出3.50美元/總銷售額15美元)。
如果目標是實現(xiàn)較低的acos,則此每次點擊費用出價可提供每單位最佳的利潤率。但是,由于廣告排名較低,這也意味著產品將獲得大幅減少的流量,因此,由于銷售量較低,總利潤將受到限制。
結果2:27%acos
廣告排名2:如果每次點擊費用從0.35美元增加到0.40美元,則利潤率(廣告支出前)從5美元增加到20美元(每單位增加15美元)。
這時候ppc成本也從3.50美元上漲到16美元(增加12.50美元),因為cpc和ctr都有所增加。但是,每單位凈利潤從1.50美元增加到4美元。
這里的決定性因素是,(通過改進的廣告排名和相應的銷售額產生的)額外流量帶來的總凈利潤大于您所產生的增加的廣告費用。
這表明cpc的增加也增加了每單位凈利潤(相對較低的acos為27%),這意味著整體利潤增加,此cpc提供最高的整體利潤。
結果1:33%acos
廣告排名1:如果每次點擊費用從0.40進一步增加到0.50,則廣告支出前的利潤率將從20美元增加到25美元,因為將獲得更多點擊次數(shù)和采購訂單。然而,由于這種增加,所產生的新廣告費用(增加9美元)將大于廣告支出前的利潤率(增加5美元)。
這意味著所產生的廣告費用將高于整體凈利潤。如果每次點擊費用為0.50,則廣告費用現(xiàn)在非常高,單位利潤和總凈利潤為0美元(收支平衡)。從acos為33%,是收支平衡acos這一事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此每次點擊費用出價將為您帶來最大的銷售額,但此時將為產品實現(xiàn)收支平衡,也就是說總凈利潤為0美元。
關鍵點:
正如以上示例所示,只要每次點擊費用增加產生的總利潤大于總廣告支出,就值得測試每次點擊費用出價增加,以便最大化總利潤潛力。
如果賣家的目標是最大化產品的總利潤,那么應該關注的關鍵指標是銷售的所有單位的總利潤(在廣告支出之后)(每個項目在ppc廣告前的毛利x銷售總數(shù)),賣家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自行手動計算:
image title
這樣就可以確定是否可以在ppc上花費更多,來提高廣告評級和銷售量,從而幫助賣家獲得更高的整體利潤。
總的來說,不管ppc還是cpc都只是賣家獲取流量的一種手段,賣家應根據(jù)目標來調整相應的廣告策略,以便能最大程度的獲利。
來源:跨境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