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進口商品購買熱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內居民熱衷于購買和使用來自海外的進口商品。相對于跨境商品的購買熱,跨境電商也根據客戶的需求,對跨境商品的進口模式,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那么,跨境電商進口通關的模式有哪些呢
目前,跨境電商進口通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保稅進口模式
即跨境電商先從海外大批量采購商品,并運至國內的保稅區(qū)備貨暫存。當消費者在電商網站下單時,訂單、支付單、物流單等數據將實時傳送給海關等監(jiān)管部門,以便完成申報、征稅、查驗等通關手續(xù)和環(huán)節(jié)。
最后,這些跨境商品會直接從保稅區(qū)的倉庫發(fā)出,通過國內物流(快遞)運達至消費者手中。
相較于下面的直郵進口模式,此模式的“到貨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2、直郵進口模式
即消費者在跨境電商的網站(平臺)下單后,電商或申報企業(yè)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系統(tǒng)(涵蓋備案、申報、征稅、查驗、放行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申報,并向海關推送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在系統(tǒng)完成信息對碰后,這些跨境商品會在海外的倉庫完成打包,并以個人包裹的形式入境,入境時會在檢驗檢疫、海關等部門,完成通關、查驗、征稅等環(huán)節(jié),直至完成清關。
最后,通過國內物流(快遞)將跨境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相較于保稅進口模式,此模式“上新貨”的速度更快。
3、快件清關
確認訂單后,商家通過國際快遞將商品直接從境外郵寄至消費者手中。
優(yōu)點:靈活,有業(yè)務時才發(fā)貨,不需要提前備貨;
缺點:與其他郵快件混在一起,物流通關效率較低,量大時成本會迅速上升;
適合:業(yè)務量較少,偶爾有零星訂單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