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削是用手鋸來分割材料或在工件上進行切槽的操作。鋸削
1.鋸削工具
鋸削的常用工具是手鋸,由鋸弓和鋸條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可調(diào)式鋸弓
1-固定部分;2-可調(diào)部分;3-固定拉桿;4-削子;
5-鋸條;6-活動拉桿;7-蝶形螺母
鋸弓可分為固定式和可調(diào)式兩種,圖1為常用的可調(diào)式鋸弓。鋸條由碳素工具鋼制成,并經(jīng)淬火和低溫退火處理。鋸條規(guī)格用鋸條兩端安裝孔之間的距離表示。常用的鋸條約長300mm、寬12mm、厚0.8mm。鋸條齒形如圖2所示。
圖2 鋸齒形狀圖
鋸齒按齒距t大小可分為粗齒( t=1.6mm)、中齒( t=1.2mm)及細齒( t=0.8mm)三種。
鋸齒的粗細應(yīng)根據(jù)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厚薄來選擇。鋸削鋁、銅等軟材料或厚材料時,應(yīng)選用粗齒鋸條。鋸硬鋼、薄板及薄壁管子時,應(yīng)該選用細齒鋸條。鋸削軟鋼、鑄鐵及中等厚度的工件則多用中齒鋸條。鋸削薄材料時至少要保證二至三個鋸齒同時工作。
2.鋸削基本操作
l)鋸條安裝 根據(jù)工件材料及厚度選擇合適的鋸條,安裝在鋸弓上。鋸齒應(yīng)向前(見圖1),松緊應(yīng)適當,一般用兩個手指的力能旋緊為止。鋸條安裝好后,不能有歪斜和扭曲否則鋸削時易折斷。
2)工件安裝 工件伸出鉗口不應(yīng)過長,防止鋸削時產(chǎn)生振動。鋸線應(yīng)和鉗口邊緣平行,并夾在臺虎鉗的左邊,以便操作。工件要夾緊,并應(yīng)防止變形和夾壞已加工表面。
3)鋸削姿勢與握鋸 鋸削時站立姿勢:身體正前方與臺虎鉗中心線成大約45°角,右腳與臺虎鉗中心線成75°角,左腳與臺虎鉗中心線成30°角。握鋸時右手握柄,左手扶弓,見圖3。推力和壓力的大小主要由右手掌握,左手壓力不要太大。
圖3 手鋸的握法
鋸削的姿勢有兩種,一種是直線往復(fù)運動,適用于鋸薄形工件和直槽;另一種是擺動式,鋸割時鋸弓兩端作類似銼外圓弧面時的銼刀擺動一樣。這種操作方式,兩手動作自然,不易疲勞,切削效率較高。
4)起鋸方法 起鋸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從工件遠離自己的一端起鋸,如圖4a所示,稱為遠起鋸;另一種是從工件靠近操作者身體的一端起鋸,如圖4b所示,稱為近起鋸。一般情況下采用遠起鋸較好。無論用哪一種起鋸的方法,起鋸角度都不要超過15°。為使起鋸的位置準確和平穩(wěn),起鋸時可用左手大拇指擋住鋸條的方法來定位。
5)鋸削速度和往復(fù)長度 鋸削速度以每分鐘往復(fù)20~40次為宜。速度過快鋸條容易磨鈍,反而會降低切削效率;速度太慢,效率不高。
鋸削時使鋸條的全部長度都能進行鋸割,一般鋸弓的往復(fù)長度不應(yīng)小于鋸條長度的三分之二。
圖4 起鋸方法